黄山风景名胜区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2-03-16 18:20来源:中国旅游网 黄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与长江、长城、黄河同为中华壮丽山河和灿烂文化的杰出代表,被世人誉为“人间仙境”、“天下第一奇山”,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境内群峰竞秀,怪石林立,有千米以上高峰88座,“莲花”、“光明顶”、“天都”三大主峰,海拔均逾1800米。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两次登临黄山,赞叹道:“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人据此概括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地理位置 黄山雄踞于安徽南部黄山市境内,山境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宽约30千米,总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其中,黄山风景区面积160.6平方千米,地跨东经118°01'—118°17',北纬30°01'—30°18',东起黄狮 ,西至小岭脚,北始二龙桥,南达汤口镇,分为温泉、云谷、玉屏、北海、松谷、钓桥、浮溪、洋湖、福固九个管理区。缓冲区面积490.9平方千米,以与景区相邻的五镇一场(黄山区汤口镇、谭家桥镇、三口镇、耿城镇、焦村镇和洋湖林场)的行政边界为界。 得名由来 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得名。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采药炼丹,得道成仙。唐玄宗笃信道教,遂于天宝六年(公元747年)诏改黟山为黄山,黄山之名于是一直沿用至今。千余年来,黄山积淀了浓郁的黄帝文化,轩辕峰、炼丹峰、容成峰、浮丘峰、丹井、洗药溪、晒药台等景名都与黄帝有关。 地质地貌 黄山集八亿年地质史于一身,融峰林地貌、冰川遗迹于一体,兼有花岗岩造型石、花岗岩洞室、泉潭溪瀑等丰富而典型的地质景观。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多球状风化,山体浑厚壮观;后山岩体节理稠密,多柱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 生态环境 黄山生态系统稳定平衡,植物群落完整而垂直分布,保存有高山沼泽和高山草甸各一处,是绿色植物荟萃之地,素有“华东植物宝库”和“天然植物园”之称。景区森林覆盖率为98.29%,林木绿化率达98.53%,为众多的珍稀濒危植物提供了庇护所和生存繁衍的环境,是珍贵的绿色植物种质资源库。黄山有高等植物2385种,隶属244科,954属,其中:苔藓植物520种,隶属73科,184属;蕨类植物133种,隶属33科,60属;裸子植物18种,隶属6科,14属;被子植物1714种,隶属132科,696属。 黄山峰壑纵横,植被茂密,是野生动物理想的繁衍栖息佳所,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黄山野生动物以东洋界种(即起源于热带亚热带的种类)占主导地位,黄山野生脊椎动物分布有兽类73种、鸟类246种、两栖类28种、爬行类31种、鱼类32种;无脊椎动物昆虫1170种、蜘蛛138种。 自然气候 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山高谷深,气候呈垂直变化,局部地形对气候起主导作用,形成特殊的山区季风气候。山顶年均降水2369.3毫米,年均雨日180.6天,积雪日32.9天,雾日259天,大风118.7天,年均温7.9℃,夏季最高气温27℃,冬季最低气温-22℃,最长无雨期40天。景区林木茂密,溪瀑众多,大气质量常年保持Ⅰ级,空气PM2.5日均浓度5微克/立方米,空气负氧离子浓度长年稳定在2万个/cm3 以上,有“天然氧吧”之称。 官网 https://hsgwh.huangshan.gov.cn 【中国旅游网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站所有,如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旅游网"或"www.ct.cn"并附文章链接,需确保文章的完整性,不得更改曲解原意;摘录和转载的第三方内容,本站无法保证其真实性,亦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属原媒体及作者,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这个春节假期,消费市场活力满满。今年春节假期旅游消费有哪些新特点?各地酒店、机票预订情况如何?哪些城市、国家是旅游过年热门目的地?据携程数据显示,作为跨境旅行放开后的首个长假,中国游客迅速走出国门享受海外中国年,春节期间出境游整体订单同比增长640%。而飞猪数据显示,今春最热门的国内旅游目的地是成都、上海、广州三个城市。更多有趣数据盘点,继续往下看。今春最热门国内旅游目的地出炉 民宿订单量同... 2023年春节是新冠肺炎“乙类乙管”政策实施后第一个公众假期,疫情积压的探亲访友、旅游过年、民俗体验、避寒和冰雪等出游需求集中释放,出游规模、消费结构、服务质量和市场主体获得感等指标如和煦的阳光洒满旅游的大地,奠定了全年旅游经济“高开稳增,持续回暖”的市场基础,“开门红”成为各地总结报告的关键词。2020年以来最好的春节过去了,万物重生的春天到来了!01元旦和春节假日市场数据充分表明旅游业已... 春节假期历来是观察国内年度消费市场走向的重要窗口。1月27日,美团发布的2023年春节消费数据显示,生活服务业迎来“开门红”,假期前6天,日均消费规模同比2019年春节增长66%,北京、上海、成都、重庆、广州等地消费规模居全国前列。异地消费较去年同期增长76%,与本地消费一起迎来强劲复苏,成为拉动经济回暖的“双引擎”。 热门餐厅等位超千桌、各大景区“人从众”、古镇老街人头攒动、多地一房难求…... 1月27日,支付宝发布2023年春节消费观察——新年消费烧起5把火,居民消费热情加速回归。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今年的春节对许多人而言有着特殊意义,既是回家团圆的美好,也是对新一年期盼和许愿的序章。截至2023年1月25日的春节假期前7天数据显示,这个春节,小城经济、阖家出游、出门逛街、跨境游、景区慢直播都火了,消费实现翻倍增长。 返乡过年回来了,小城经济又火了 与2022年同期相... 推动培育一批旅游“独角兽”和“隐形冠军”企业。近日,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实施旅游龙头企业培育提升工程,支持重点旅游企业实施战略性并购重组、上市挂牌等,推动有条件的旅游企业加强国际合作、拓展国际业务,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旅游集团。同时,方案聚焦数字文旅、旅游装备等重点领域,推动培育一批旅游“独角兽”和“隐形冠军”企业。鼓励有实力的交通、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