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行业   地方   观察   科技   投融   城市   专家   研报   学术   文博   文创   景区   交通   住宿   红色   乡村  乐园   户外   节会   环球   攻略

香港游暑期火爆:购物吸引下降 高铁出行受青睐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3-08-23 12:30来源:华夏时报

近日,记者从香港旅游发展局获悉,内地旅客依然是访港主力,2023年前7个月访港游客累计1650万人次,其中约1308万人次来自内地。7月访港旅客数字为360万人次,按月上升31%;其中83%为内地旅客,约有297万人次。

  2023年1月至5月,访港旅客累计突破1000万人次,是疫情前平均数约40%,其中来自内地的旅客超过795万人次。以此计算,6、7两月访港旅客录得约650万人次。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杨秋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香港旅游业仍处于恢复阶段,从7月访港旅客人数看,约有360万人次,按月上升超过三成。8月份是旅游旺季,有望进一步回升,但是,由于面临全球经济﹑航空运力﹑外币汇率等不同挑战,香港市场整体的消费热度要完全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仍需要一定的时间。”

  记者近日实地探访香港的几个著名商业街区、旅游景点和西九龙车站,发现即便不是周末,各场所也人流畅旺,到处都是内地访客,旅行人数大幅增加。

  高铁出行受青睐,购物来港旅客减少

  香港旅游发展局中国内地总监鲁昭仪向记者提供了香港旅游发展局最新公布数据。数据显示,2023年7月访港旅客数字约为360万人次,按月上升31%;日均旅客量约为11.6万人次。7月访港旅客中,约有297万人次来自内地。累计统计,今年前7个月访港旅客共有约1650万人次,其中内地旅客约1308万人次。

  在8月10日举行的业界简报会上,香港旅游发展局总干事程鼎一表示,香港旅游业正稳步地复苏,访港旅客中以东南亚市场恢复最快,例如7月来自菲律宾及泰国的旅客量,已各恢复至疫前同期超过九成;其次为内地市场,恢复水平约七成。整体来说,约一半为过夜旅客,稍高于疫情前。

  据悉,旅客访港的主要趋势已然发生改变,例如高铁出行愈趋流行;文化、艺术及绿色旅游在年轻客群中愈来愈受欢迎;因购物而来港的旅客比例呈减少趋势;会议、展览及奖励旅游(会展旅游)复苏强劲等。

  从8月14日起,港铁有限公司(港铁)为往返香港西九龙站与深圳福田站的乘客推出“灵活行即日变更车次安排”,旅客可免费改乘同日指定车次最多3次,进一步升级深港出行的便捷性。

  杨秋荣认为,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之一是高铁出行便利性不断提高。“特区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高铁游,活动覆盖十余个省市,重点拓展香港5小时高铁圈的旅游市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广西、福建、广东。并且,港铁与内地已经成立小组讨论‘高铁地铁化’,进一步便利了香港与内地之间的高铁通行。”她表示。

  其二是在奢侈品供货商调整定价策略、香港与内地的价差缩小、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海南放宽免税政策等因素影响下,内地居民对香港产品的依赖程度降低,因购物而来港的旅客日渐减少。

  “此外,内地旅客的消费习惯有所改变,来港旅游的目的更多是为参与文化、艺术和展览活动,或者观赏大型演唱会等,越来越多旅客来港寻找打卡热点、体验港风文化。”杨秋荣表示。

  鲁昭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旅客出游行为发生了很多改变,更加追求深度及多元化体验。对此,香港旅游业顺势而为,做出响应和调整,满足旅客多元化的出行需求。”

  鲁昭仪还表示,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支持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文化”成为香港发展的关键词之一。游客现在来到香港,可以游览多个全新的大型文旅基建项目,如: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M+博物馆等世界级艺文场馆,以及大馆、中环街市、南丰纱厂等活化项目。这些景点已经成为今年内地游客赴港的热门打卡地。

  8月15日傍晚,记者在香港维多利亚港沿岸的星光大道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站在岸边欣赏海景和夕阳,打卡香港电影金像奖的铜像女神像。

  “这次出游,我和家人特意去了重庆大厦、油麻地警署、半山扶梯、石澳,打卡香港电影同款取景地。”8月初的周末,小玉的朋友圈更新了状态——“我终于也‘打卡了’香港。”

  维多利亚港沿岸的人山人海和小玉的朋友圈都是香港暑期旅游市场的一隅。

  据香港媒体报道,暑假期间内地游客赴港“文旅游”大热。在西九文化区,参观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M+博物馆、戏曲中心,欣赏璀璨中华文化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现当代艺术,成为不少内地游客的选择。香港书展也吸引大批家长和学子前来购书、聆听名家讲座。参观香港大专院校、感受大学氛围,更成为很多期盼来港升学内地学子的指定活动。

  鲁昭仪向本报记者表示:“香港还对许多经典旅游产品进行了焕新升级,包括推出第六代山顶缆车、更新硬件设施并营造多姿多彩的海滨公共空间等。此外,香港的夜生活、绿色郊野、户外运动也一直为游客所津津乐道,越来越多内地旅客在香港收获了丰富多元的旅行体验。”

  旅游优势有所降低,制约行业发展

  稳步恢复背后,目前香港旅游业所面临的人手不足、航班运力紧张情况仍然是难解的问题。

  对此,杨秋荣谈道,疫情时期导致部分香港居民移民、提早退休、劳工参与率下跌等问题,因此目前香港旅游业、航空业等人手不足,劳力短缺。从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的数据看,2018年,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务的就业人数为63万人,到2022年下降至51万人。特别是香港旅游业流失了大量有经验的员工,短期内难以回流,招聘新员工也需要一段时间培训。

  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香港旅游行业面临人手不足和航班运力紧张的问题,主要原因是虽然香港旅游业的软硬件承载能力较高,有着发达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然而,由于香港地域面积有限,旅游资源有限,加之人手紧缺,导致一些旅游环节可能面临较为拥挤和排队等问题。

  但在杨秋荣看来,与2018年相比,目前香港提供住宿服务的机构数目、中式餐馆及酒楼的机构数目等均有所下降,总体上旅游硬件承载力有待加强。

  “香港地域空间有限,旅游资源、配套设施相对不足,酒店价格相对较高,旅游人才较为短缺。”杨秋荣指出。

  她认为,香港旅游业的优势在于拥有独具特色融贯东西文化的人文景观、拥有世界一流的酒店、会议和商务设施等旅游基础设施和优质服务,同时拥有独特的购物环境和美食文化,能够吸引内地及全球的旅客访港旅游。

  对于未来工作的重点发力方向,香港旅游发展局方面向本报记者表示,在香港旅游稳步恢复的过程中,旅发局将重点提升旅客的在地体验、提升香港旅游业界的服务质量,同时开发新的客源市场。

  对于促进旅游市场加速复苏,袁帅建议,香港政府可以加大推进营销策略,加大国内和国际市场推广力度,吸引更多旅游者。此外,香港政府应根据旅游业发展需要,鼓励投资和发展旅游软硬件设施。提高旅游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加强卫生和安全管理,为旅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也是重要的。同时,香港可加强与其他地区的通力合作,共享资源和协同发展旅游产品,提高香港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并注重提高游客对香港文化和传统魅力的认知。

  杨秋荣认为应从四个方面入手,具体来看: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完善《香港旅游业发展蓝图》。结合新的发展形势,修订、完善《香港旅游业发展蓝图》,明确香港旅游业发展新目标与新任务,拓展新空间,扩大旅游用地及可游范围,并妥善处理香港本地居民生活需求与游客体验需求之间的关系;

  二是打造多元化的特色旅游产品及项目。结合香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定位,打造特色文旅空间,提升核心竞争力。整合香港区内历史建筑及地标、时尚生活、美食及娱乐等独特元素,将香港文化理念、文化元素、文化符号融入旅游项目中,大力发展会奖旅游、医养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生态旅游等新业态,激发香港旅游业新活力,新动能;

  三是发挥香港国际旅游城市优势,提高对国际旅客的吸引力。根据万事达卡(Mastercard)公布的《2023年度旅游业趋势》报告,显示香港全面通关后,已跻身亚太区旅客十大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第三位,超越新加坡及日本。下一阶段要进一步提升香港的国际形象,吸引高消费的国际旅客访港,积极举办高端国际会议,国际赛事等大型活动,巩固与提升香港作为“国际旅游目的地”“亚洲盛事之都”等的地位,注入更多国际元素,加大对国际旅客的吸引力。

  四是深化与大湾区内地城市的旅游协同发展。支持内地与香港优秀文化艺术团体、旅游机构共同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鼓励内地与香港在“一带一路”框架开展国际合作。拓展“一程多站”旅游市场,以大湾区为主题举办大型活动,促进大湾区城市之间的合作。

【中国旅游网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站所有,如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旅游网"或"www.ct.cn"并附文章链接,需确保文章的完整性,不得更改曲解原意;摘录和转载的第三方内容,本站无法保证其真实性,亦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属原媒体及作者,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相关推荐
由吾术品牌主办,亳州文化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万人拍亳州活动”已正式启动。活动由吾术品牌官方及畅游亳州账号引领,在抖音平台邀请全民参与拍摄分享亳州城市相关的文化、生活、美景及美食等视频内容。活动上线一周,话题就号召了亳州人、达人、亳州文化爱好者等众多短视频创造者的热烈参与讨论,视频播放量已突破千万次播放,并持续上涨中。话题联动亳州中医药博览会、养生气功节等亳州本地活动宣传,让精彩的...
9月20日下午3:00,“盛景揽天下 盛世游山庄”文化旅游宣传推介会在苏州隆重举办,承德市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乔治海、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副局长钱雨澄出席,苏州市当地重点旅行社负责人和媒体代表参会。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副局长钱雨澄在致辞中表示:苏州与承德虽远隔数千公里,但渊源深厚、人缘相亲。苏州是举世闻名的园林之城,历史悠久、艺术精湛,在中国乃至世界园林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19...
2023年9月15日,舟山市“小岛你好”公共建筑与艺术装置国际设计竞赛终审会于舟山国际海岛旅游大会永久会址成功举办,获奖的设计团队和个人奖项也同步公布,至此,历时数月的国际竞赛圆满落幕,为小岛的自然和人文建设再添新的动力。据主办方介绍,立足于海岛建设,舟山发起“小岛你好”公共建筑与艺术装置国际设计竞赛,以“超自然·超未来”为设计理念,以公共性的建筑和艺术装置作为“小岛实践”的撬动支点,创造海...
作为三明城市更新重点单元,建成于1980年的麒麟山公园是三明市区内唯一集游览休闲于一体的山地综合性公园,是承载几代三明人的城市记忆重要文化载体。文旅体验场景从“白”到“黑”交互相融、流畅切换,创新性为麒麟山公园量身定制了“日游夜秀”的全时游憩模式,开拓了城市更新文旅增长的新动力。
集群英之力,绘文博未来。近日,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指导、博物馆头条发起主办,联合广东省博物馆协会共同策划的“大湾区博物馆发展大会”在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举办。大会以“面向未来的博物馆”为主题,深入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博物馆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之路。夏普恩益禧视频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应邀参会,与行业专家对话数字化博物馆发展与应用。NEC显示产品华南区销售总监李子华现场演讲作为人类文化与历...
聚焦/热点

聚焦/热点

副标题

聚焦
热点
关键词
关键词
红色旅游
乡村旅游
夜间旅游
康养旅行
户外旅行
研学旅行
城市
酒店
航空
攻略
景区
乐园
标签模块(3)(1)(1)(1)(2)(1)(1)

标签模块(3)(1)(1)(1)(2)(1)(1)

副标题

视线
论道
视点(2)(1)(1)(1)

视点(2)(1)(1)(1)

副标题

旅行
环球
视点(2)(1)(1)

视点(2)(1)(1)

副标题

动态
动态

全国旅游投诉举报热线:12345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12377

京ICP备2021027040号-2    经营许可证11010501796008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983  

China Tourism Network   Copyright © 2010-2023 c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