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行业   地方   观察   科技   投融   城市   专家   研报   学术   文博   文创   景区   交通   住宿   红色   乡村  乐园   户外   节会   环球   攻略

暑期旅游爆火之后:生如夏花的一次性繁荣?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3-07-17 11:10作者:彭涵来源:环球旅讯

暑期旅游市场正式开启,已有将近两周时间。从目前数据来看,形势一片大好——尤其是代表长线旅行需求的民航与铁路,已经全面反超疫情前水平。


FlightAI数据显示,暑运前五日国内机场客运量近900万,较2019年同期增长近14%;国内、出境订单机票含税均价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21%、22%。


据国铁集团数据显示,7月1日至8月31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7.6 亿人次,日均发送1200万人次以上,较2019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


部分国内目的地热度飙升,典型代表是北京。


2023年第27周(7.3-7.9),北京机场航班量恢复率125.0%,在一线城市机场中居首位,高于第二名上海28个百分点。



相关信息显示,北京的旅游热度主要受亲子旅行、研学旅行、毕业旅行等需求的带动,目前北京的代表性景区(如故宫、国博)预约极其艰难、一票难求。


最舍得花钱旅游的人去哪了?


新疆 三亚


传统的长线旅游目的地,也在7月伊始迎来持续火热,典型代表是新疆和三亚。这意味着,中高端旅游消费力的绽放,分外耀眼。


从时间线来看,新疆的火爆是从6月开始的,早于以往的旺季(7-8月)。


有分析认为,一方面是长线旅游需求的爆发,另一方面是端午+古尔邦节联动的假期效应,带动了新疆旅游的提前火爆。


从端午数据看,新疆旅游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32.93%,远超全国水平;旅游收入对比2019年增长17.63%,而全国水平的这个数据还是负的——整体而言,新疆旅游在6月已经超预期复苏,而且国内的高端旅游消费力似乎正在汇聚于此地。


但这只是个开始。


7月第一周,新疆旅游人次环比继续增长了13.2%。数据显示,7月8日新疆机场集团进出港旅客人数达到15.08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三亚也是早早就开启火爆模式,只是在五一后有过短暂的下行。


但时间线推到暑期第一周(7.1-7.7),三亚机场日均旅客吞吐量环比上周+1.26%,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116.52%——客流量的增长继续反超疫情前。


而三亚的酒店,则在6月底就已经回暖。数据显示,6月18日-6月24三亚中高端酒店 RevPAR 为378.5元(环比+18.8%),中低端酒店RevPAR为161.4元(环比+0.3%)。


值得注意的是,三亚中高端酒店的业绩增长,远超中低端酒店。



中国酒店6月有一次转瞬即逝的小低谷


但是,暑期旅游消费力的爆发,似乎与经济大环境格格不入。


近期,国内6月物价数据发布,CPI、PPI继续低迷,体现了市场总需求偏弱、宏观经济复苏动能不足的特征。


其中,6月CPI分项中,交通工具分项环比下跌0.4%、旅游分项下跌 0.3%——这意味着5月旅行CPI环比回落的趋势,正在继续。旅游与出行消费“后劲不足”的问题,已经深化。



另一方面,旅游产业链中的核心商家,正在受到影响。


有研究显示,2020-2023Q1,国内三大酒店集团(华住、锦江、首旅)的RevPAR同比2019年增速,与国内旅游数据增速变化趋势相似。酒店业绩整体的波动,与旅游出行人次的恢复率是强相关。



从最近的数据来看,6月端午旅游出行人次恢复,低于5月的五一7个百分点。这种旅游出行人次的恢复乏力,也体现在了酒店的整体业绩中。


国内酒店从6月第二周开始,入住率对比2019年的恢复程度明显下滑——直到6月最后一周酒店业绩才开始反弹:据STR数据,中国内地酒店业(约 9000 个样本)RevPAR,绝对值385元,环比增加16.1%。


我们不能忽视,酒店业的这个短暂的“小低谷”。


这可能说明,6月国内酒店业已经出现疲态,但最终被暑期休闲旅游需求的“井喷释放”给救了;另一方面,商旅需求驱动的国内酒店业绩增长,是不是已经进入下行通道,只是被暑期休闲游的高光给“掩盖”了呢?


结合服务业PMI数据,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这个趋势:6月服务业PMI为52.8%,延续了3月以来的回落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整体的非制造业PMI指数,与酒店业需求侧(主要是商旅)有强相关——一般来说,非制造业PMI可以提前一季度到五个月时间,反应酒店需求增速的变化。



所以,等到暑期的高光时刻结束,也许国内酒店业会迎来一个猝不及防的“小冰期”。这值得所有业者的警惕。


“灯下黑”的隐忧


事实上,国内旅游消费力整体的复苏“虚弱”,业内普遍都有体感;而暑期中高端旅游消费力的绽放,也可以找到解释:


这是疫情以来,首个完全放开的暑期小长假,旅游消费最坚挺的人群——亲子家庭,因为别无选择(中国学校缺少春节秋假),只能在这个节点扎堆消费。


这也会促成很多“非理性”行为:比如,即使近期天气普遍异常高温,但很多研学团顶着大太阳,也要在北京故宫、天安门、清华北大扎堆出行;即使迪士尼、环球影城等主题乐园接连涨价,依然有大批亲子家庭争相入场,甚至连入园都要排队1-2小时。


问题在于,任何的非理性行为都是短暂的:如果暑期这种旅游需求的释放,是一次性的呢?毕竟,越来越节省,才是目前旅游消费的一大趋势。


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今年暑期很多的舆情,其实都与旅游物价相关。依然是以新疆、三亚两大热门目的地为例——消费者对于“昂贵”这件事,正越来越敏感。


·7月初,新疆自媒体声称因为乱涨价,新疆游客断崖式下跌。后来官方对此进行辟谣,并做公开承诺:尊重已签合同价格、门票和演艺节目不涨价,同时对当地宾馆酒店实行分级指导价,并要求宾馆酒店及民宿开展自查整改,进一步规范自身价格行为。


·7月4日晚,网红博主“铁头惩恶扬善”在三亚购物时遭遇“五两秤”,后举报至相关部门。5日,三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发布通报,对涉事商户清退出场、罚款30万元,并责令广场全面停业整顿。


这意味着,旅游消费者对物价的忍耐限度,可能越来越低——而这也很合理,建立在其自身消费能力普遍萎缩的基础上。


在暑期旅游繁荣的高光之下,一团“灯下黑”的阴影正在悄悄蔓延。


我们继续保持观察。

【中国旅游网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站所有,如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旅游网"或"www.ct.cn"并附文章链接,需确保文章的完整性,不得更改曲解原意;摘录和转载的第三方内容,本站无法保证其真实性,亦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属原媒体及作者,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相关推荐
由吾术品牌主办,亳州文化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万人拍亳州活动”已正式启动。活动由吾术品牌官方及畅游亳州账号引领,在抖音平台邀请全民参与拍摄分享亳州城市相关的文化、生活、美景及美食等视频内容。活动上线一周,话题就号召了亳州人、达人、亳州文化爱好者等众多短视频创造者的热烈参与讨论,视频播放量已突破千万次播放,并持续上涨中。话题联动亳州中医药博览会、养生气功节等亳州本地活动宣传,让精彩的...
9月20日下午3:00,“盛景揽天下 盛世游山庄”文化旅游宣传推介会在苏州隆重举办,承德市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乔治海、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副局长钱雨澄出席,苏州市当地重点旅行社负责人和媒体代表参会。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副局长钱雨澄在致辞中表示:苏州与承德虽远隔数千公里,但渊源深厚、人缘相亲。苏州是举世闻名的园林之城,历史悠久、艺术精湛,在中国乃至世界园林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19...
2023年9月15日,舟山市“小岛你好”公共建筑与艺术装置国际设计竞赛终审会于舟山国际海岛旅游大会永久会址成功举办,获奖的设计团队和个人奖项也同步公布,至此,历时数月的国际竞赛圆满落幕,为小岛的自然和人文建设再添新的动力。据主办方介绍,立足于海岛建设,舟山发起“小岛你好”公共建筑与艺术装置国际设计竞赛,以“超自然·超未来”为设计理念,以公共性的建筑和艺术装置作为“小岛实践”的撬动支点,创造海...
作为三明城市更新重点单元,建成于1980年的麒麟山公园是三明市区内唯一集游览休闲于一体的山地综合性公园,是承载几代三明人的城市记忆重要文化载体。文旅体验场景从“白”到“黑”交互相融、流畅切换,创新性为麒麟山公园量身定制了“日游夜秀”的全时游憩模式,开拓了城市更新文旅增长的新动力。
集群英之力,绘文博未来。近日,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指导、博物馆头条发起主办,联合广东省博物馆协会共同策划的“大湾区博物馆发展大会”在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举办。大会以“面向未来的博物馆”为主题,深入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博物馆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之路。夏普恩益禧视频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应邀参会,与行业专家对话数字化博物馆发展与应用。NEC显示产品华南区销售总监李子华现场演讲作为人类文化与历...
聚焦/热点

聚焦/热点

副标题

聚焦
热点
关键词
关键词
红色旅游
乡村旅游
夜间旅游
康养旅行
户外旅行
研学旅行
城市
酒店
航空
攻略
景区
乐园
标签模块(3)(1)(1)(1)(2)(1)(1)

标签模块(3)(1)(1)(1)(2)(1)(1)

副标题

视线
论道
视点(2)(1)(1)(1)

视点(2)(1)(1)(1)

副标题

旅行
环球
视点(2)(1)(1)

视点(2)(1)(1)

副标题

动态
动态

全国旅游投诉举报热线:12345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12377

京ICP备2021027040号-2    经营许可证11010501796008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983  

China Tourism Network   Copyright © 2010-2023 c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