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斌:2023年劳动节假日旅游市场特别评论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3-05-04 08:55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 大数据监测显示,劳动节假日期间,西北、东北等地游客人数不足,儋州、琼中、黑河、保亭、玉树、嘉峪关、伊春、鹤岗、大同、双鸭山、长治、阿里、阿勒泰、武威、克拉玛依、迪庆、新余、酒泉、白银、晋城等地游客量都不大,全国接待游客人数排名后50个城市的游客接待总量,仅相当于排名首位的重庆市游客人数的51.42%。曾经摘下一个又一个金字招牌、多次刷新游客接待量历史记录的旅游景区,开始在市场转折和产业转型之间徘徊。有的传统注定会消逝,成为旅游历史长河中翻腾的浪花;有的则会成为经典,成为江河湖海的底床,构筑旅游业创新发展的基石。没有人会永远站在舞台的中央,等着掌声响起来。如果还是守着远方的风景,不了解消费需求的变迁和旅游市场的变化,哪怕有再多的金字招牌附身,也挡不住繁华总被雨打风吹去,徒生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伤罢。 3.旅游战疫和市场复苏的转折点过后,重入正常轨道的旅游业开始回答产业重构的时代之问 重构旅游发展理念。经过上个世纪后二十年创汇导向的入境旅游阶段,本世纪前二十年消费促进的大众旅游全面发展的阶段,也经过了金融危机、非典型肺炎、新冠肺炎一轮又一轮外部冲击的旅游业,需要在复盘检视的基础上认真思考并重构旅游发展为什么、依靠谁和做什么等发展理论,并以此重塑旅游发展新格局。我们必须正视旅游业的经济和社会的双重属性,由经济入,从文化出,将发展聚焦于人民的旅游权利上来。让人民群众有时间去旅游、有地方去旅游,在旅游的过程中游得起、游得满意,应当也必须是旅游系统、旅游行业和所有涉旅工作的本质规定和内在要求。为此,我们要以游客满意度为导向,扩大开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更加高效的市场方式和行政手段,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进旅游与农业、工业、服务业,与科技、教育、艺术、创意广泛融合,把旅游业真正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重构旅游资源要素。到目前为止,山山水水的自然资源、遗迹遗产的人文资源依然是吸引游客到访的关键因素,但是面向未来的创新创造和时尚活力的生活方式更能吸引新一代游客的到访。这是一个旅游者定义旅游业,而非旅游业定义旅游者的时代,当游客以“我的行程我做主”的姿态,以自驾、自助、自由行的方式广泛进入目的地商业环境和生活场景的时候,旅游资源必然会走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标准化叙事体系,吸纳戏剧场到菜市场的全部在地化生活资源。新资源包括一切有形的天文、地理、城市和乡村,包括一切经济活动所涉及投资、生产、贸易、流通、消费空间,也包括一切物质和非物质形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红色基因的革命文化,以及彰显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由是观之,地标建筑、音乐厅、美术馆和戏剧场等文化空间,购物中心、餐厅、酒吧、咖啡店等商业街区,以及代表乡村文化振兴的“村晚”“村BA”,都可能成为全新的旅游吸引物和旅游资源。 重构旅游客源地市场体系。在需求相对固定的入境旅游时期和消费稳定增长的大众旅游初级阶段,旅游业者只需要开发资源和保障供给即可。今天,国内游客是大众旅游的消费主体,他们中有退休干部、中等收入群体,也有普通的工薪阶层。值得关注的是,农村居民不再只是被动的旅游接待者,开始以旅游者的身份,稳步而坚定地登上大众旅游全面发展的时代舞台。随着更多“小镇旅行家”和“新生代旅行者”的加入,旅游需求不再是固定,旅游市场更不是平面的,需求开始分类,消费开始分层。有人会选择网红城市作为自己的旅游目的地,有人会因为音乐会而飞往陌生的城市,也有人继续选择反向、平替或者特种兵旅游。100元的景区门票、200元的酒店住宿费,可能只是一部分游客忽略不计的预算,也可能是另一部分游客的价格天花板。市场越来越大,市场也越来越小。从这个意义上说,你可以进入任何一个赛道,但是你不可能讨好所有人。 重构旅游目的地空间格局。相对于广大乡村地区,城市拥有规模经济、密度经济所带来的内生性高频消费需求,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商业接待体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旅游目的地是生活环境的总和,商业环境是旅游目的地竞争的关键。如果我们对此没有清醒的认识,就无法理解为什么部分非热门旅游城市、非网红打卡街区和传统景区的这个假期的游客接待量不及预期,而网红目的地则因为“网红到底能红多久”的追问而焦虑。理解了这一点,就会理解和认同“新时代旅游工作的重心必须,也只能转移到城市中来”的战略研判。考虑到国情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我们还要着眼“城市群—超大型城市—大型城市—中型城市—县城—中心城镇”的分级分类体系,以城市视角加强对旅游目的地空间格局及其演化特征的深入研究。代表最美国土的国家公园、代表文化脉落的国家文化公园,以及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中原城市群等区域发展战略,正在重构传统以东中西划分的国土空间格局,也在重构旅游目的地发展的空间格局。 重构现代旅游业发展方式。产业化是“用机器生产机器”的迂回生产过程,是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前提,以效率提升和市场扩容为目标的。不管我们愿意还是不愿意承认,基于自然馈赠和历史遗承的景区为供应商,以批发——零售的旅行社为渠道商的传统旅游业发展方式,遵循的还是类种植和渔猎的第一产业逻辑。无论我们看见还是没有看见,以主题公园、度假区、商业街区、民宿集约发展区为空间依托,以科技、艺术、人文、资本和创业团队为支撑的现代旅游业时代,已经到来。这个时代遵循分工和专业化的逻辑,并导入了数字化生产方式。因为创业创新的存在,产业边界、市场主体和竞争格局,一切的一切,都在消散与重构之中。 一年前的今天,正是旅游战疫最为艰难的时刻,我们为历史留下的文字是,“若干年以后,中国旅游史该如何记载2022年劳动节的五天假期呢?答案或为:看似乏善可陈,却又诸变待发”。一年后的今天,旅游战疫终于迎来了决定性胜利,是市场转折之际,也是产业重构之时。 【中国旅游网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站所有,如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旅游网"或"www.ct.cn"并附文章链接,需确保文章的完整性,不得更改曲解原意;摘录和转载的第三方内容,本站无法保证其真实性,亦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属原媒体及作者,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3月24日正式开启2024航季上海母港航线运营招商维京游轮旗下豪华邮轮“招商伊敦号”日前于北外滩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码头停靠期间,举行了为期2天限定名额的尊享体验日活动,近千位抢先报名的宾客受邀免费“探船”,沉浸式感受“招商伊敦号”的北欧雅奢氛围以及领先的邮轮旅行方式。结束尊享体验日活动后,“招商伊敦号”于3月24日正式开启2024航季上海母港航线的运营,从上海北外滩出发,带领宾客深度探游日韩... 3月22日至3月24日,富邦世纪广场再次迎来了热闹的“造富节”。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非遗与商业的文化盛宴在富邦世纪广场上演,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享受。非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一直以来都深受人们的喜爱。而富邦世纪广场则将这一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完美融合,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震撼的视觉盛宴。铁树银花、汪满田鱼灯、古法中幡三大非遗轮番上演,与飞天龙凤演出相互辉映,为观众... “甲辰龙腾 盛世中华”2024年全国龙舟大联动活动是龙年中国龙舟协会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全国联动形式开展的贯穿全年、覆盖全国的龙舟赛事活动。希望全国龙舟爱好者在甲辰龙年参与到全国龙舟大联动活动中来,积极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为祖国75年华诞献礼,共祝伟大祖国繁荣富强!中国辉煌足迹大运河龙舟系列活动作为全国龙舟大联动活动之一,将中华龙舟运动与大运河文化内涵深度融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导... 又是一年春来早,油菜花开万里香。3月2日,2024陕西“三秦四季•汉中有约”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推介发布会在西安大唐不夜城举行。汉中以油菜花为媒,向全国游客发出赏花踏春的春之邀约,盛情邀请四海宾朋相约汉人老家、畅游金色花海。陕西省文旅厅二级巡视员邱轩洛,汉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红艳出席发布会并致辞。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余亚军出席发布会,陕西省商务厅、陕西省农业农村厅、陕西省林业局... 2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2024年春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测算,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9.0%;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6326.87亿元,同比增长47.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7.7%。多景区门票售罄约满、“人从众”热度再现,多地酒店“一房难求”,2024年春节,国内外旅游市场热度再创新高。记者梳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