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行业   地方   观察   科技   投融   城市   专家   研报   学术   文博   文创   景区   交通   住宿   红色   乡村  乐园   户外   节会   环球   攻略

高舜礼:文旅融合的阶段演进与实质提升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3-04-24 15:22来源:中国网旅游

文旅融合成功的关键、秘笈和灵魂,就在于研究和找准消费者的兴致与需求,并以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呈现,最终能够尽量多的抓得住游客。

文旅融合是近些年的行业热门话题,官产商学研乃至媒体界都十分关注,产业界也涌现出很多创新或成功的案例,较好地推动了文旅产业发展升级。

一、文旅融合的四个发展阶段

回顾文旅融合的发展轨迹,大致经历了4个递进阶段:

一是默默无闻的融合阶段。旅游和文化具有天然的关联性和相融性,从文旅发展之日起,融合便在两者之间默默无闻的开展。长城、故宫、兵马俑等文物古迹被开发为旅游景区,唐宫乐舞、京剧、昆曲专门为游客演出,大型实景旅游演艺推陈出新(如广西桂林《印象•刘三姐》、陕西临潼华清池《长恨歌》等),兵马俑、唐三彩、掐丝珐琅器等旅游纪念品、文创产品,也是文旅融合的结果。

二是业界倡导理念的融合阶段。在本世纪的第一个10年,业界有感于旅游产品的提升离不开文化赋能,陕西等省率先探索对出土文物、历史文化的活化利用,由此业界开启了持续数年的文旅融合研讨,推动文化、旅游部门2009 年出台“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以旅游为载体,文化为灵魂”,后进一步衍化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的论断。当然,业界对此也有不同观点的研究和意见。

三是机构合并后的融合阶段。2018年3月,国务院启动新一轮机构改革,宣布组建文化和旅游部;次年及以后数年,省市县三级分别进行了文旅机构改革。从此,文旅融合成为机构改革的行政性要求,提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指导思想。在近五年里,文旅主管部门就文旅融合提出了多方面、多维度的要求,但总体上仍以职能配置和融合发展为主。随着文旅机构的一体化,文旅资源统筹愈加便利,产品开发的融合声势、融合领域、融合程度也有了较大提升。

四是产业融合示范的融合阶段。2022年12月,文旅部、资源部、住建部联合印发建设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的通知(文旅产业发〔2022〕123号),宣布“十四五”期间将建设30个文化禀赋和旅游资源丰富、产业链深度融合和协同互补、发展机制健全的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国最终能够入围的示范区虽然并不多,但作为一种发展导向和示范引领,对全行业的文旅融合将起到实质性的促进作用。

二、文旅融合产业示范区建设的现实意义

文旅等三部委联合推进的文旅产业融合示范区建设,对于推动文旅融合走向深入,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是有利于引领文旅融合深入发展。由以往具体的点点滴滴融合,如文创、演艺、非遗,向全产业、全链条、全方位的融合要求转变,有利于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展文旅融合的发展空间(利用废旧厂房,发挥文化在城市更新、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双向融合,推动开辟文旅融合的新局面。

二是有利于争取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这项创建数量有限、政策扶持力度大,选拔、创建、验收程序都较规范,显示了较高的“含金量”,受到省级文旅部门和市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在申报之初就有地方领导主动沟通文旅厅局、聘请专家指导等。有了各级党政力量的积极加持,有利于文旅融合向深度和广度推进。

三是有利于明确文旅融合的扶持政策。三部委在联合印发的通知中,明确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的政策措施,如利用存量建设用地、老旧厂房、统筹相关资金、政府投资工具、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这对省级及以下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将发挥明确的政策指引作用。

四是有利于探索和积累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经验。按照通知精神,“十四五”期间,不仅要开展国家级示范区的建设,还允许开展省级示范区的建设,省市都要拿出支持性的政策措施。可以相信,通过这一轮全国和省级的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建设,一定能够积累更多的文旅融合新经验。

三、文旅融合的实质性跨越提升

文旅融合是十分宽广的业务领域,大量文旅融合的实践在时刻进展中,国家和省级产业融合示范区只是其中的闪光点,大量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有待文旅融合去解决。例如,在各地旅游开发中,较为常见的魅力缺乏、项目雷同等问题,不完全由于缺乏文化,而是由于没有挖掘出吸引游客的灵魂;不少旅游地方留不住游客,游客不愿花钱,旅游收益较差,也是由于文旅融合做得不到位。

如何在文旅产业发展中,实现产业融合的有机化、深度化、效益化,进而推动文旅产业跨越提升呢?

一是文旅融合重在提升自觉意识。在发展文旅生产力的实践中,文旅融合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活生生的现实问题。文旅融合不是上级或领导给你出题目,而是大量地存在于眼前和身边,关键是看发展者和经营者有无这份觉悟。例如,安徽黄山是文房四宝产地、山东曲阜是儒家思想发源地,它们围绕国学、礼仪、书法等开展的研学,实现了较好的文旅融合;四川黄龙景区虽是世界自然遗产地,但提出加强文旅融合,开展景区内的钙华、兰花等科研,大力挖掘民俗文化,推动游客参与性活动;某些地方的乡村旅游食宿,经常被诟病为土气、粗糙、俗气,多数原因则是缺乏乡土文化的深度融合;近些年,对公益性参观场所实行免票,某些地方出现了博物馆参观预约难,实质上反映的是文旅供求不匹配、不协调,也是文旅融合应该解决的问题。

二是文旅融合重在借鉴与创新。同类的旅游资源可开发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作为具体的旅游业态可有类型上的相似性,但具体表达应该形形色色、异彩纷呈。例如,围绕茶的主题,旅游业态既可有各地雷同化的“围炉煮茶”,也可有茶田观光、茶叶采摘、炒茶观赏、茶田帐篷住宿,还可以有围绕茶叶品鉴的茶艺表演、品茶赛茶、茶餐茶宴、茶器演奏(景德镇)、评茶论茶;在古村和古民居的保护利用上,全国各地已有多种类、多层次的探索,既反映了文旅融合的深度,也直接关乎经济的社会效益。例如,既有只能作为参观点或展览点的村落民居开发利用,也有直接开发为民宿客栈的国保单位云南大理“喜林苑”,还有继续由原住民居住兼做对外开放参观的,如世界遗产地安徽黟县西递和宏村、福建永定土楼,全国文保的福建连城县培田古村。

三是文旅融合重在号准市场需求之脉。一些文旅场所难以让游客放慢脚步,主要原因是文旅吸引物魅力不足、提不起游客的兴趣。解决的出路是细分细研旅游客群,弄清游客的年龄、心理、喜好、消费力,设法吸引和留住应获得的部分客源。疫情前,我参加一次文博界的座谈会,主题是向旅行社推荐最有价值的博物馆游览线,但这个议题最终没有落地,主要原因是他们不太了解旅游市场,也没有主动邀请旅游企业的参与,最终便是文旅融合难以落地;再如,以广大游客为主要观众的文艺演出,只有充分研究和把握游客的需求特点,如剧情与旅游地关系、故事性与艺术性、演出时长、票价等,才有可能取得预期的市场效果。以甘肃敦煌为例,旅游旺季约半年,过夜游客不足万人,这就限定了夜间旅游演出市场的规模,最终胜出的未必是大制作、大导演,而是对游客市场把握最准确的。

四是文旅融合重在优化消费场景。随着旅游者眼界的开阔,越来越不满足于静态展示、简单浏览、雷同场景,期望切身体验、生动体验、充分体验,解决的路径就在于加强文旅融合,进行氛围营造、场景营造、体验营造。例如,美食名吃是人人所爱,可以有乡下馆子、路边店,还可以是品牌店、工作室,例如,云南阚大师工作室(滇料西做)、曹妃甸海河豚美食街;当下医疗康养业态很是流行,关键是要有实质性的康养手段,例如传统医学对慢性病的医治、地道药膳的对症而食、针灸对亚健康的调理;我在大理古城、浙江莫干山见到一些民宿、客栈,房前挖了一个游泳池(戏水池),搭了几顶帐篷,院内夜里放映投影,这种很不“中土”的设计布局,一看就是以接待境外游客和外企员工为主;非遗的展示与售卖也需要场景营造,博物馆式的陈列展示已显得单调,更需要将生产加工的场景前移,将生产加工流程充分展示;乡村旅游中的生产与生活场景展示,单纯的用具、用品、物品陈列已经过时和淘汰,现场实操性的、游客参与性的情景正大行其道,甚至是民俗节庆也都是活态性展示。

五是文旅融合成败重在游客以脚投票。旅游常被比喻为富有浪漫气息的诗与远方,但落到实处的评价就是看游客以脚投票。现阶段,仍有一些地方把某些形式性或阶段性的东西,作为工作政绩或发展成绩,如以投资额之大炫耀文旅“大项目”,有的地方以创建多少5A、4A景区来显示政绩,有的地方以获得了什么示范区、什么基地的称号作为发展成就。其实,真正能够反映文旅融合发展成绩的,除了有些弹性的社会效益的评价外,最过硬的就是获客量和文旅收益。同是5A级景区,游客接待量最大之差约200倍,说明等级标志的牌子并不等于经营业绩,它只唬得了无知者但忽悠不了游客。同是说起来头头是道的充盈文化内涵的文旅业态,却有时让游客在感觉上判若天壤,有的来了还想重游,有的则终生不再回头,说明文化元素和内涵不等于旅游灵魂,平铺直叙的文化呈现未必能让游客买账。


文旅融合是文化和旅游两大产业共性的迫切需求,关乎产业发展的高质量发展和跨越式提升。文旅融合成功的关键、秘笈和灵魂,就在于研究和找准消费者的兴致与需求,并以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呈现,最终能够尽量多的抓得住游客。全行业应为之不懈探索和努力,以赢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让文旅融合之路越走越宽广。

(作者:高舜礼 系旅游资深专家,中国旅游报社前社长/总编辑 ,本文系作者2023年4月22日在陕西西安“第二届文旅融合发展大会”上的演讲,有所整理)

【中国旅游网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站所有,如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旅游网"或"www.ct.cn"并附文章链接,需确保文章的完整性,不得更改曲解原意;摘录和转载的第三方内容,本站无法保证其真实性,亦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属原媒体及作者,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相关推荐
由吾术品牌主办,亳州文化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万人拍亳州活动”已正式启动。活动由吾术品牌官方及畅游亳州账号引领,在抖音平台邀请全民参与拍摄分享亳州城市相关的文化、生活、美景及美食等视频内容。活动上线一周,话题就号召了亳州人、达人、亳州文化爱好者等众多短视频创造者的热烈参与讨论,视频播放量已突破千万次播放,并持续上涨中。话题联动亳州中医药博览会、养生气功节等亳州本地活动宣传,让精彩的...
9月20日下午3:00,“盛景揽天下 盛世游山庄”文化旅游宣传推介会在苏州隆重举办,承德市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乔治海、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副局长钱雨澄出席,苏州市当地重点旅行社负责人和媒体代表参会。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副局长钱雨澄在致辞中表示:苏州与承德虽远隔数千公里,但渊源深厚、人缘相亲。苏州是举世闻名的园林之城,历史悠久、艺术精湛,在中国乃至世界园林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19...
2023年9月15日,舟山市“小岛你好”公共建筑与艺术装置国际设计竞赛终审会于舟山国际海岛旅游大会永久会址成功举办,获奖的设计团队和个人奖项也同步公布,至此,历时数月的国际竞赛圆满落幕,为小岛的自然和人文建设再添新的动力。据主办方介绍,立足于海岛建设,舟山发起“小岛你好”公共建筑与艺术装置国际设计竞赛,以“超自然·超未来”为设计理念,以公共性的建筑和艺术装置作为“小岛实践”的撬动支点,创造海...
作为三明城市更新重点单元,建成于1980年的麒麟山公园是三明市区内唯一集游览休闲于一体的山地综合性公园,是承载几代三明人的城市记忆重要文化载体。文旅体验场景从“白”到“黑”交互相融、流畅切换,创新性为麒麟山公园量身定制了“日游夜秀”的全时游憩模式,开拓了城市更新文旅增长的新动力。
集群英之力,绘文博未来。近日,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指导、博物馆头条发起主办,联合广东省博物馆协会共同策划的“大湾区博物馆发展大会”在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举办。大会以“面向未来的博物馆”为主题,深入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博物馆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之路。夏普恩益禧视频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应邀参会,与行业专家对话数字化博物馆发展与应用。NEC显示产品华南区销售总监李子华现场演讲作为人类文化与历...
聚焦/热点

聚焦/热点

副标题

聚焦
热点
关键词
关键词
红色旅游
乡村旅游
夜间旅游
康养旅行
户外旅行
研学旅行
城市
酒店
航空
攻略
景区
乐园
标签模块(3)(1)(1)(1)(2)(1)(1)

标签模块(3)(1)(1)(1)(2)(1)(1)

副标题

视线
论道
视点(2)(1)(1)(1)

视点(2)(1)(1)(1)

副标题

旅行
环球
视点(2)(1)(1)

视点(2)(1)(1)

副标题

动态
动态

全国旅游投诉举报热线:12345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12377

京ICP备2021027040号-2    经营许可证11010501796008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983  

China Tourism Network   Copyright © 2010-2023 c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