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斌:旅游发展模式已经改变 需求决定产业布局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3-02-27 18:04来源:中国网旅游 面对全球旅游业的竞争,我们必然清醒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新领域、新赛道、新动能、新优势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月23日至26日,“世界旅游联盟·湘湖对话”在杭州举办,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主任戴斌在会议期间发表了题为《新时代中国旅游的方向、路径与政策》的主题演讲。戴斌指出,中国将加快推进以现代化为导向智慧旅游发展道路。“人山人海吃红利、圏山圏水收门票”的旅游发展模式已经过去,自助、自驾、个性化和多样性的当代,要求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5G通讯和现代金融创造更多消费场景,推进现代旅游业体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在发展出境旅游的进程中,政府会更加关注游客安全和服务品质,而不再谋求任何时候对任何国家都保持服务贸易顺差。我们也要在国家层面实施入境旅游振兴计划,在全球推广“美好中国”的主体形象,统筹协调外交、移民、海关、口岸、工业与信息化、金融、文化和旅游等部门,实施更加便利化的签证、边检、支付、物流政策,以更高品质的国内资源开发、产品创新和公共服务满足海外游客的居停需求。 戴斌说,2023年春节是中国对新冠肺炎实施“乙类乙管”政策后第一个公众假期,全国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实现旅游消费3758.43亿元,分别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8.6%和73.1%,成为2020年以来旅游业最好的春节假期。 2月6日,中旅旅行、携程、广之旅、春秋、凯撒、中青旅等旅行社组织的多个出境游首发团,及其在泰国、菲律宾、印尼受到的礼遇,极大提振了旅游消费预期和市场信心,进一步奠定了全年旅游经济“高开稳增,持续回暖”的市场基础。基于财政、经济、消费、投资、民航、交通、入出境管理等宏观政策,以及居民出游意愿、员工招聘、企业家信心和目的地推广等先行指标的综合研判,我们有理由对2023年的中国旅游经济保持乐观预期。预计全年国内出游人次、旅游消费、入出境旅游人次分别恢复到2019年的85%、75%和40%,并于年底年初进入正常发展轨道和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戴斌分析认为,过去三年,旅游市场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消费行为,以及人们对旅游的认知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之前对旅游的认知是距离越远越好,跨县、跨市、跨省,最好是国际和洲际旅行;时间越长越好,不过夜就不算是旅游;旅游场景越典型越好,名山大川、草原、森林、湖泊、古村古镇和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遗迹、文化遗产。 戴斌强调,疫情期间,出境旅游几乎消失,国内旅游距离在节假日则收缩到100公里左右。而今,人们更愿意欣赏身边的美丽风景,享受日常生活的美好。对远方的选择,也不再仅限于热门城市和热点景区,从戏剧场到菜市场,都可以成为旅游的场景,包括出境旅游的消费决策也开始趋于理性。“反向旅游”“平替旅游”“宅度假”等新需求,看上去是个性,本质上是理性,其底层逻辑无非是游客对“成本-收益”框架下的消费选择。 戴斌指出,从1999年国庆节七天长假到今天,中国已经进入大众旅游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市场在下沉,消费在升级。游客需求和消费行为的变化,必然影响商业供给和产业动能的创新,进而影响产业政策和规制体系的调整。从更为宏观的层面上看,中国已经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一战略背景下,旅游业需要新思维和新政策,有效提升市场推广、目的地建设、公共服务和产业创新水平。 旅游是人民的权利,是日常的生活方式。让每一位国民有得游、游得起、游得开心、玩得放心,让诗和远方的梦想照进全面小康的现实,是新时代的国家旅游方略。今天,旅游已经成为国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和多数人的刚性需求。数据表明:购买人生第一张机票的主力群体的平均年龄,已经下沉到20至25岁,其中近一半游客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包括内蒙古的阿尔山、青海的祁连、新疆的喀什、云南的楚雄……覆盖了1827个县级城市。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有意愿,也有能力去远方欣赏不一样的美丽风景,体验高品质的美好生活。与此同时,更要看到疫情前年均4.3次的国民出游率、人均7.82天的出游时间、节假日平均270公里的出游距离、人均每次940元的旅游花费,与人民对小康社会旅游梦想的期待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戴斌强调,伴随移动互联网兴起,需求侧牵引的智慧旅游已经进入消费场景建设的新阶段,今后必然走向供给侧驱动的现代旅游业。旅游产业现代化意味着市场分工的深化、产业链条的延伸,以及大型企业集团化发展、中型企业专业化经营和小微型企业协同创新的商业生态体系的形成。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旅游发展必须要遵循的根本原则,绿色旅游发展理念将贯彻资源开发、投资建设、产品研发、企业经营和市场推广全过程,并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旅游是文化的传承与创造,是中国式现代化内含的精神富裕,也是不同文明、多元文化和不同民族之间平等对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出国旅游尤为人民所向往。 戴斌认为,在发展出境旅游的进程中,政府会更加关注游客安全和服务品质,而不再谋求任何时候对任何国家都保持服务贸易顺差。我们也要在国家层面实施入境旅游振兴计划,在全球推广“美好中国”的主体形象,统筹协调外交、移民、海关、口岸、工业与信息化、金融、文化和旅游等部门,实施更加便利化的签证、边检、支付、物流政策,以更高品质的国内资源开发、产品创新和公共服务满足海外游客的居停需求。 随着旅游市场的逐步放开,疫情以来所形成的“本地人游本地”格局,今后将如何发展成为关注热点。戴斌接受采访时表示,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其他国家的国内旅游,近程旅游都是旅游发展的基础。防疫政策优化以后,人们外出旅游会相较跑得更远一些,但同时,疫情也让人们重新意识到,近程旅游特别是周边游、乡村游的价值。 “近程旅游会更加凸显其在中国旅游经济运行中的市场主体地位,将会深刻改变整个旅游经济的布局,需求决定产业布局的时代到了。”戴斌如是说道。 【中国旅游网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站所有,如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旅游网"或"www.ct.cn"并附文章链接,需确保文章的完整性,不得更改曲解原意;摘录和转载的第三方内容,本站无法保证其真实性,亦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属原媒体及作者,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如今,差旅人士的睡眠状况成为值得关注的研究议题。3月1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等机构研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其中报告显示,20.32%的差旅人士在23点入睡,20.22%的在24点/0点入睡,多数差旅人士睡觉时间偏晚。并且在过去一个月中,有超过一半(55.53%)的差旅人士每月有1~7天的时间出现失... 2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显示:住宿、商务服务等行业的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以上的高位景气区间,这些行业的快速复苏一方面和消费回暖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商务活动的快速重启有关,特别是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商务出行带动了酒店业务的快速增长。家住上海的韦先生是一名工程师,因为业务需要经常出差,春节后,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外东奔西跑。这几天他在北京出差,这也是他春节后第二次来北京,但明显感觉到房... 加拿大在1月份对来自中国的旅客实施了临时检测措施,此后的相关数据表明新冠病毒情况有所改善。据路透社报道,加拿大公共卫生署周四表示,加将从3月17日起取消对来自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澳门的航空旅客的强制性新冠检测要求。报道称,加拿大公共卫生署在一份声明中说,与其他几个国家一样,加拿大在1月份对来自中国的旅客实施了临时检测措施,此后的相关数据表明新冠病毒情况有所改善。加拿大公共卫生署在声明中还补充... 大型邮轮被称为“能在海上航行的星级酒店”。目前,服役中的大型邮轮都是国外生产的,但很快这个情况就将改变。我国在上海建造的第一艘大型邮轮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内部装修和系统调试,预计今年底前交付。因为设计建造难度极高,大型邮轮与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航空母舰一起,被誉为造船工业“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直接反映着一个国家的装备建造能力和综合科技水平。交付前将试航 全面验证机械性能和舒适度总台央视记者 ... 3月17日,据“文旅之声”微信公众号,为切实加强电竞酒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起草了《文化和旅游部 公安部 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强电竞酒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中明确,严禁电竞酒店违规接待未成年人。专业电竞酒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