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行业   地方   观察   科技   投融   城市   专家   研报   学术   文博   文创   景区   交通   住宿   红色   乡村  乐园   户外   节会   环球   攻略

博物馆游“出圈”:把文物背后的故事讲给你听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3-02-21 21:11来源:光明日报

文化遗产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们就是为运河边的博物馆群来的。”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游客络绎不绝,不少是来自外地的家庭游客。刚刚过去的寒假,各地博物馆迎来一波游览热潮。


近几年,《只此青绿》《唐宫夜宴》《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节目的走红唤起了人们对文博的热情,“博物馆热”悄然兴起。沉下心来逛一次展览、听一场专业讲解成为一种热门的出游选择。各地博物馆也纷纷出招,推出互动体验、文创产品、数字文物,为文博爱好者提供博物馆全新的“打开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成为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


一座城市,一段历史,一件文物,承载几千年沧桑文化。博物馆旅游“出圈”,让文物背后的故事走向大众,让文化遗产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文化遗产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做了十几年导游的陈刚,对南京几家重要博物馆可谓如数家珍:“长岗村5号墓及青瓷釉下彩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瓷瓶是元末明初青花瓷器中的精粹之作。”陈刚告诉记者,近日南京市博物馆举办的特展中,很多文物是第一次和世人见面,非常受欢迎。工作多年,陈刚对博物馆的情缘也越来越深厚。他还在南京市博物馆做了份兼职,面对人气爆火的现场,忙不迭地为大家服务。


博物馆旅游火热,体现了游客文化旅游需求的提升,走马观花、游览风景、拍照打卡已不能满足需求。博物馆讲解,成为连接文物和大众最直接的途径。


“到一个城市旅游只为专门游览博物馆的游客群体增多,说明深度专业化的讲解成为重点需求。”北京山原猫国际旅行社负责人冯玥对记者说。作为一家以深度研学游为主业的机构负责人,春节过后,她明显感觉到订单量出现爆发式增长。“我们的讲师都是各高校的老师,是建筑、地质、古生物、历史考古等领域的专业学者,能带来高水平的讲解。”


围绕一个文化主题,访遍一个城市的文博古迹,这样的行程对很多游客充满了吸引力。冯玥的团队带着研学团从“最早的中国”到“丝绸之路”起点,将河南博物院、考古博物馆、二里头遗址博物馆等城市的重量级博物馆串联起来,在旅游中学习和梳理历史发展脉络。


博物馆里的每件藏品都是加强文化自信的载体,博物馆游“出圈”,为进一步讲好文化故事、挖掘文物的价值提供了路径。


“博物馆旅游不仅能够让游客近距离触摸历史、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也能有效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情。同时,博物馆旅游也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满足了人们陶冶情操的需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教授王金伟表示。


随着游客参加文博游的热情不断高涨,每逢节假日,各家博物馆都迎来大量游客,其中不少是亲子家庭游客,以及各地的研学团队。各旅游平台数据显示,故宫博物院、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敦煌博物馆等成为热门“打卡目的地”。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及教育理念的变化,人们希望孩子到更广阔的领域开阔眼界、学习知识,这为博物馆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南开大学现代旅游业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石培华指出,“文化活动和游览观光有机结合,让普通的旅游观光上升为高品质的文化体验。”


以亲民化路线快速“破圈”


2月11日,国家博物馆恢复疫情前的每天两场志愿者讲解,志愿讲解员于江迅速投入工作。“国博的前身历史博物馆第一次招聘志愿讲解员时我就报了名,如今做志愿讲解员已二十年了。”回忆这些年的经历,于江感慨,一次源于自己兴趣爱好的决定,让他见证了多年来博物馆游的变化,“现在越来越多人主动选择有讲解的时间段,我也更有动力把文物的故事讲给人们听。”


有文化体验需求的游客增多了,博物馆也开始追求创新和特色,人气爆火的特展活动,全息技术还原的大师作品,不断“出圈”的文创产品,都给于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国博很多文创产品销量都很高,体现了人们对文物和其背后历史文化的热爱。”于江说。


为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文旅需求,顺应文化消费升级新趋势,博物馆领域掀起创新转型风潮。春节假期,各地推出各具特色的活动,首都博物馆传统绒花制作、北京艺术博物馆年画印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汉服折纸,还有许多博物馆推出的线上猜灯谜、小小讲解员、兔年生肖主题特展,都充满新春氛围,“打卡博物馆”成了旅游新风尚。


在南京博物院的“网红”展馆民国馆,大学生游客吴林正不停拍照,报馆、店铺、老爷车,传递着浓浓的复古风情,如同穿越到了民国时期的街头。“我是第四次参观南博了,每次还会觉得新奇,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吴林说。


面对逐渐年轻化的游客群体,各家博物馆在讲好传统文化故事的基础上推出多样化的产品,趣味互动、手工制作、夜游、探秘、鉴宝及各类研学课程深受游客欢迎。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孩子们动手体验兔年纸伞制作;在河南博物院,人们戴上白手套、拿起洛阳铲,挖掘、修复、还原,体验考古过程;玩偶“马踏飞燕”、川蜀麻将摆件、可以吃的“古钱币”,各式各样的文创产品成为“网红”……


中国博物馆协会文创产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吴明认为,频频“出圈”的博物馆文创是文化元素、市场需求和时尚潮流的结合,博物馆可以充分发挥设计创意,运用好社交媒体,推进文化传播。


在各类创新元素的加持下,博物馆一改“高冷”“严肃”的形象,以亲民化路线快速“破圈”,走向大众。


数字化技术带来视听新体验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数字讲解员敦敦。”走进莫高窟第285窟1∶1复制洞窟,戴上AR眼镜,以九色鹿为原型的数字讲解员“敦敦”将观众带入1400多年前的西魏时期,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相互交融,原本静态的壁画在墙壁上跳跃起来。“戴上眼镜就能看到飘逸的敦煌飞天,奔跑的九色鹿,非常生动有趣,还有很多尚未开放的洞窟开启了数字游览,给我们带来了惊喜。”一位游客说。


走进三星堆遗址博物馆,戴上MR眼镜,眼前的景象“活”起来,现实场景与虚拟影像融为一体,古老的文物如同置身于千年前的巴蜀大地上,向今天的人们讲述彼时的生活万象。打开故宫博物院公众号,“云游故宫”小程序突破线下游览限制,让游客遍览太和殿、寿康宫。湖南省博物馆以虚拟现实和三维影像制作技术,再现宋朝文人雅士的“慢生活”……


这些场景都是博物馆探索数字技术应用的缩影。在全息投影、VR、AR、三维影像、多传感器融合等信息技术的加持下,博物馆的游览方式发生了改变,数字博物馆、虚拟博物馆、智慧博物馆等概念先后出现,历史场景真实生动再现,给游客带来沉浸式游览体验,曾经“沉睡”的文物和历史变得触手可及。


“数字技术拓展了文化的时空边界,也拓展了自身功能,给游客带来新奇体验,在创新中释放文化的力量。”石培华指出,数字经济时代下,博物馆正与数字技术全面融合。伴随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普及,疫情期间全球博物馆运用数字技术“危中寻机”,数字化成为博物馆提升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加速了博物馆知识由“贵族专享”到“大众共享”的历史转向。


三年的疫情影响,越来越多博物馆探索“云展览”“云讲解”模式,线上观众通过直播就可以跟随导游和讲解员“一镜到底”地逛展馆,数字展厅、数字藏品、元宇宙等产品拥有了更多市场。


关于博物馆旅游未来的发展,也有专家认为,要慎重对待商业化、娱乐化的趋势,将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要坚持“内容为核”的发展理念,扩大有效供给,提高文化消费品质,推动文化资源与现代生产生活相融合,不断满足多样化的博物馆旅游需求。

【中国旅游网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站所有,如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旅游网"或"www.ct.cn"并附文章链接,需确保文章的完整性,不得更改曲解原意;摘录和转载的第三方内容,本站无法保证其真实性,亦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属原媒体及作者,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相关推荐
如今,差旅人士的睡眠状况成为值得关注的研究议题。3月1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等机构研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其中报告显示,20.32%的差旅人士在23点入睡,20.22%的在24点/0点入睡,多数差旅人士睡觉时间偏晚。并且在过去一个月中,有超过一半(55.53%)的差旅人士每月有1~7天的时间出现失...
2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显示:住宿、商务服务等行业的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以上的高位景气区间,这些行业的快速复苏一方面和消费回暖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商务活动的快速重启有关,特别是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商务出行带动了酒店业务的快速增长。家住上海的韦先生是一名工程师,因为业务需要经常出差,春节后,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外东奔西跑。这几天他在北京出差,这也是他春节后第二次来北京,但明显感觉到房...
加拿大在1月份对来自中国的旅客实施了临时检测措施,此后的相关数据表明新冠病毒情况有所改善。据路透社报道,加拿大公共卫生署周四表示,加将从3月17日起取消对来自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澳门的航空旅客的强制性新冠检测要求。报道称,加拿大公共卫生署在一份声明中说,与其他几个国家一样,加拿大在1月份对来自中国的旅客实施了临时检测措施,此后的相关数据表明新冠病毒情况有所改善。加拿大公共卫生署在声明中还补充...
大型邮轮被称为“能在海上航行的星级酒店”。目前,服役中的大型邮轮都是国外生产的,但很快这个情况就将改变。我国在上海建造的第一艘大型邮轮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内部装修和系统调试,预计今年底前交付。因为设计建造难度极高,大型邮轮与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航空母舰一起,被誉为造船工业“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直接反映着一个国家的装备建造能力和综合科技水平。交付前将试航 全面验证机械性能和舒适度总台央视记者 ...
3月17日,据“文旅之声”微信公众号,为切实加强电竞酒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起草了《文化和旅游部 公安部 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强电竞酒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中明确,严禁电竞酒店违规接待未成年人。专业电竞酒店...
聚焦/热点

聚焦/热点

副标题

聚焦
热点
关键词
关键词
红色旅游
乡村旅游
夜间旅游
康养旅行
户外旅行
研学旅行
城市
酒店
航空
攻略
景区
乐园
标签模块(3)(1)(1)(1)(2)(1)(1)

标签模块(3)(1)(1)(1)(2)(1)(1)

副标题

视线
论道
视点(2)(1)(1)(1)

视点(2)(1)(1)(1)

副标题

旅行
环球
视点(2)(1)(1)

视点(2)(1)(1)

副标题

动态
动态

全国旅游投诉举报热线:12345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12377

京ICP备2021027040号-2    经营许可证11010501796008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983  

China Tourism Network   Copyright © 2010-2023 c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