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字技术打开夜经济,需要三次“升维”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2-08-07 20:59来源:新华日报 7月26日下午,由江苏省旅游学会夜游经济与数字技术分会组织的题为“元宇宙概念下的数字夜游架构”的数字文旅沙龙在宁举办。30多位学者专家、技术骨干、领军企业代表参会。为更好聚焦数字文旅现状,主办方特意安排参会人员会前体验了网红打卡地——“幻境世界”。该项目号称“南京首个超级元宇宙沉浸式体验空间”,真实的体验感如何?数字技术如何进军数字文旅?数字文旅产品如何产生价值回报? 沉浸,从视觉特效到身临其境 “地方不大,几分钟就逛完了,排队看完这个剧场就准备回家了”,在“幻境世界”悬空玻璃剧场门口,带着两个孩子排队的李女士与记者聊了起来。“幻境世界”内设有三大主题区,其中720度悬空玻璃剧场轮番播出的多组震撼大片是最大看点。约十分钟后,记者进入到剧场,一个不算大的方正房间,大部分地面是悬空玻璃形成透明廊桥,全景声8K沉浸式影片可投放到四周多面高清高刷LED屏幕上,以视觉冲击营造一种沉浸感。然而,这种沉浸感总是被不断“走近”变大的恐龙由于投射到顶部墙面变形而打断,加上体验过迪士尼飞越地平线等身临其境的快感,眼前的纯视觉冲击有些“小儿科”,记者看了看站在后排陪娃的父母们也大都表情淡定,似乎并未“沉浸”。 如今,沉浸式体验已成为各类景区、主题公园、特色小镇等重要的夜游产品和引流方式。“‘沉浸感’是数字文旅策划必须坚守的创作原则”,随后的交流会上,江苏省旅游学会夜游经济与数字技术分会会长钱宗明指出,“沉浸感”分为感官型、交互型、角色型三个层次,目前大部分产品还停留在感官型阶段,且同质化严重,形式和内容的雷同比比皆是。“夜游领域的数字技术正在从现实空间的光景、演艺、投影、装置等产品的渗透性应用,发展到以VR、AR、MR、XR等技术引领的虚拟空间的构建,未来发展之路应是以区块链、5G、云计算、AI等底层技术为支撑建立的超级互连共享空间。”他认为,夜游是夜经济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而数字技术在其中至关重要。 科技创新是生产力,也是产业升级迭代的动力。正如江苏省文旅厅原信息中心主任、资深文旅专家周晓平所言,“未来,谁抱紧科技谁胜出的希望就更大!” 夜游,从数字技术到智慧文旅 数字技术如何实现智慧文旅的跨越?光靠炫技是不够的。创办于2005年,由传统照明行业转型成长为全国数字化文旅、城市夜游策划领域标杆性文化科技型企业,南京朗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辉”)的探索之路尤为典型。“智慧赋能——唐闸古镇”是其最新交付的数字交互案例:天色入暮,唐闸古镇入口的灯光显示屏亮起,点亮夜游古镇的氛围,更是第一时间将百年唐闸的辉煌历史呈现给游客,营造走入“中国近代工业遗存第一镇”的文化仪式感;转角处,游客们正在围观一个跃动着彩色光影的仿古纱轮,伸手转动纱轮,声光电都随着纱轮转速快慢而变,百年前繁华的工业盛景仿佛又映入游客的眼帘;行进至畅音台广场,古镇中原有的戏台正在上演3D纱幕全息投影《梨园惊梦》,真人表演+虚拟场景的灵动结合,如梦似幻,演绎一场穿越时空的戏曲盛宴……交流会上,朗辉设计负责人何梦杰展示了这些生动有趣的画面。然而,若仅限于此,何梦杰也不会称“智慧唐闸是夜游作品上的一个突破创新”。她进一步介绍,“在打造唐闸这座智慧古镇时,我们还设计了线上程序,形成一个夜经济生态平台,通过景区导览、商家优惠助力、酒店住宿活动等功能,串联商家与消费者黏性,扩大运营者与商家的传播力,满足政府、商家、运营方、游客不同群体的需求,吸引流量良性增长,以创造额外的价值”。 文旅夜游不仅要打造特色网红场景,更重要的是后期的智慧化运营,理想中的夜游应该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文旅形态。智慧文旅是综合科技、文化、运营等一揽子文理兼修的系统工程,在设计阶段就要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街区在后期运营中可持续更新,技术只是起点。 产业,从文旅产品到集群效应 7月以来,江苏持续高温天气让不少景区黯然失色,柳暗花明,各类夜间消费却迎来高峰。恰逢其时,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于近日公示,江苏南京市熙南里历史文化休闲街区、无锡市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常州市青果巷、苏州市观前街区、苏州市同里古镇、扬州市瘦西湖6个项目入选。所谓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是指品牌和市场影响力大、文旅消费辐射带动力强的产业集群空间。集聚区品牌效应和聚集效应凸显背后,都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助推。 常州青果巷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公共区域实现WiFi和4G/5G网络100%覆盖,所有商户均受理移动支付,景区智慧管理系统提供订票预约、游玩引导、智慧停车等服务。2021年,集聚区接待总量超800万人次,夜间游客数量超44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14亿元,其中夜间营收7.6亿元,占总营收的54.3%,为常州“龙城夜未央”城市夜游品牌绘就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外,南京熙南里历史文化休闲街区围绕“新夜态”布局新业态,通过“创新科技+网红IP”等运营方式,导入更多社交场景,打造出独具南京文化特色的夜间文旅产品;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加强公安、交通、应急、气象等部门协作,数据互通共享,通过智慧管理平台实现全区域、全时段的实时监管;苏州观前街设置AI屏,推进“电子围栏”建设,打造“云上观前”平台,实现实景化管理;苏州同里镇正全力推进智慧旅游小程序、AR+VR景区游览体验项目、景区智能旅游管家机器人等项目建设;扬州瘦西湖实现线上购票、人脸识别、语音讲解、智能停车、智能导购、机器人导览等智能服务…… 正如江苏尔目文化旅游发展集团董事长助理俞越在交流会上所言,在未来,文旅强调“更高效的交互、更有质感的体验、更广泛的分享”。只有文化、旅游和商业达成高度融合的理想状态,产品与流量才能良性循环,由点及面形成集群效应并最终实现产业价值的有效转化。 伴随着一个个新技术的突破,一个个新场景的出现和一批批集聚区的诞生,“夜经济”正不断解锁“水韵江苏”于桨声灯影中的别样精彩。 【中国旅游网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站所有,如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旅游网"或"www.ct.cn"并附文章链接,需确保文章的完整性,不得更改曲解原意;摘录和转载的第三方内容,本站无法保证其真实性,亦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属原媒体及作者,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1月30日电 中国驻日本使领馆1月29日宣布:自即日起,中国驻日本使领馆恢复审发日本公民赴华普通签证。国家移民管理局1月30日消息显示:鉴于日本驻华使领馆已恢复在华签证业务,国家移民管理机构自即日起,对日本公民恢复签发口岸签证,恢复实行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自2023年1月8日起,国家移民管理机构已及时恢复受理审批外国人申请普通签证延期、换发、补发,停留证件签发、换发、补发,居留证件...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1月27日报道,中国农历新年假期的初步数据显示,中国人正在摆脱疫情,外出旅行。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在26日的一份报告中说:“随着许多人涌向风景区、观看烟火表演并涌向餐馆和酒店,需求正在释放。”报道称,美国奥纬咨询公司2022年12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022年12月底的短短一周内,受访者对外出明显变得更加自在。奥纬咨询公司合伙人伊姆克·沃特斯本月说:... 停摆的航空业复飞 。「找不到地方住,我只好放弃第一次的外地过年计划」。 27岁的佳佳今年第一次来北京工作,往年她总是和父母待在武汉过年,放开后,被社交媒体各种旅游的信息刷屏,蠢蠢欲动的她决定带着父母去三亚过节。 然而,这个想法后来很快被验证为并不成熟。在咬牙敲定单人来回高达6000多元的机票之后,佳佳很快发现了第二个难题:住宿。 可能是计划落地的太晚,当佳佳开始搜索三亚的酒店和民宿的时候,大... 整个民宿行业的回暖,不能仅仅依靠一两个节假日。作为飞茑集品牌创始人,在民宿行业摸爬滚打近20年的夏雨清发现,春节期间,自己位于浙江松阳的民宿,从春节前两周到春节后一周,都已被提前预订至满房状态了。一些第三方平台的数据,也同样揭示了这个春节假期民宿业的火爆。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云南西双版纳、昆明、丽江、大理四个传统热门旅游城市酒店预订量同比上涨均超过5倍。阿里旗下的飞猪APP数据也显示,春节期间... 泸沽湖的三分之一位于云南省,三分之二位于四川省。虽然各有千秋,但我还是更喜欢云南这边的。泸沽湖是云南省海拔最高的湖泊,是中国第三大深水湖泊。泸沽湖周边主要居住着摩梭人、彝族和普米族,沿岸居住有蒙古族7种民族,约1.3万人。当然,最最主要的还是泸沽湖是真的美!比如春季你可以看到湖边的野花竞相开放;夏季你可以看到湖边的柳条飘飘扬扬,还有湖中随水波飘荡的水性杨花;秋季你可以看到湖面更加清澈与美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