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行业   地方   观察   科技   投融   城市   专家   研报   学术   文博   文创   景区   交通   住宿   红色   乡村  乐园   户外   节会   环球   攻略

粤港澳大湾区影视文娱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2-06-29 12:58来源:南方日报

近年来,香港艺人、香港娱乐企业“北上”发展逐成风潮,港式情怀元素亦在内地影视、综艺作品中频现,掀起一波波“回忆杀”。

  今年,值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港风”更是在大银幕小荧屏上擦出耀眼的火花:6月23日,广东举办的“光影湾区·香江风华——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香港电影展映”活动正式启动;港乐竞唱献礼节目《声生不息》在湖南卫视和TVB同步热播,唤醒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港乐记忆;在广州、香港两地完成拍摄的年代剧《狮子山下的故事》,讲述两代人在“狮子山下”的不懈打拼故事,6月12日在CCTV-1首播后获得全国收视第二……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除了艺人以个人或抱团的方式“回流”发展,不少传统的香港娱乐公司近年来也在内地扩大产业布局,落户大湾区,以此为基地,积极拥抱内地娱乐文化市场,探寻共同实现艺术的更多可能性。

  南方日报记者走访了多名娱乐产业权威人士,探索大湾区文娱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我们发现,“港风”成为娱乐文化产业新近的“流量密码”,这不仅是单纯靠观众的“怀旧”情绪买单,亦不是对过去风靡一时的香港娱乐文化进行简单的翻炒复制,而是把港式情怀这一特殊的文化元素,融合到当下内地文娱产业更为成熟的生产链条中——经过多年的交流融合,香港与内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已密不可分,而粤港澳大湾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沟通融合香港与内地文化产业的最佳桥梁。

  他们组团“落户”大湾区

  “来到广州非常开心”

  “在荔湾吃到一碗‘荔湾艇仔粥’,满足!”香港知名主持人陈贝儿在朋友圈里晒出了她在广州的生活日常。

  从去年12月至今,陈贝儿常驻内地,工作之余,在内地生活的这段时间,陈贝儿的身心都相当充实。在社交平台上,陈贝儿经常分享自己品尝到的美食、观赏到的沿途美景,以及生活中难忘的点滴。这些都时刻提醒、鼓励着她,要坚守媒体人的初心,讲好中国故事。

  2021年,陈贝儿主持的TVB纪录片《无穷之路》以香港媒体人视角看内地扶贫,通过亲身体验向观众介绍各地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深受好评,她也凭借《无穷之路》获得了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

  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出品的6集专题片《沿途有你》中,陈贝儿延续了《无穷之路》的探访模式,身兼主持人和记者两职,生动、深入讲述25年来“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展示香港各方面的发展变迁,也展示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3年来,粤港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发展,取得的新进步。《沿途有你》在香港TVB翡翠台播出后,共吸引逾65万香港市民收看。内地观众则可以通过“埋堆堆”APP观看这部纪录片——“埋堆堆”APP总部设在广州,TVB将它列为首席伙伴,通过影视作品播放、艺人直播、观众互动社区等模式,打造大湾区影视综合服务平台。

  另外一名香港艺人王祖蓝,近年来在内地娱乐圈打响知名度后,带着郭晋安、翁虹、麦长青、张文慈等一大批香港艺人“北上”。他创办的海西传媒集团&香港手工艺创作华南总部也于2021年落户广州289艺术园区,立足广州深耕挖掘大湾区本土文化底蕴。王祖蓝说:“来到广州非常开心,因为我来自香港影圈,我们知道大湾区的观众朋友都很喜欢看我们,这是一种特别的情怀。”

  除了艺人以个人或抱团的方式“回流”发展,传统的香港娱乐公司也在内地扩大产业布局。例如被誉为香港“造星工厂”的香港英皇娱乐,在已经设立北京总部之后,又在广州设立大湾区总部,业务范围覆盖艺人经纪、音乐、影视制作发行、演艺培训等文化娱乐产业重要环节。

  英皇(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香港英皇娱乐集团营运总裁霍汶希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去年4月落户广州的英皇娱乐大湾区总部,定位就是“充分发挥广州本地文化底蕴深厚和香港影视人才丰富的优势,共同打造立足广州、大湾区乃至国际的文化演艺交流中心”。而广州市相关部门也给予了相应的支持,如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和英皇娱乐大湾区总部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广东珠影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广州市电影家协会等也分别和英皇娱乐大湾区总部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近年来,香港艺人和娱乐企业“回流”发展,是因为内地市场广阔、工作机遇多,而这也离不开港风“回忆滤镜”在广大观众心中的特殊地位。究其背后的原因,是广泛的审美认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洪琛分析,香港影视及其音乐,既善于吸收中华文化传统因素,将和谐、勤劳、乐天等价值观念恰当地融合在作品之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传达文化之美,也表现出一种兼容并包、和谐共在的文化精神。香港艺人“北上”发展,亦能有效地激发香港艺术家的创作活力,提升文艺原创力,唤起新的艺术灵感。

  香港艺人来到内地定居、发展,在获得更好的工作机遇之余,亦不忘回馈社会以正能量。今年初搬到广州定居的麦长青和张文慈,如今已成了地道的广州街坊。4月上旬,他们在梅花村街道做核酸检测志愿者的视频被广泛传播点赞。“我认为要尽量给大家带来更多正面信息,每一份力量都是一份心意”,张文慈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香港娱乐文化元素融合内地娱乐产业

  “台前是搏,幕后是变”

  不可否认,港式娱乐元素有着独特的韵味和高辨识度。但综观最近“港风热”的娱乐现象,除了“回忆滤镜”之外,更多的是把香港娱乐文化元素,通过当下内地娱乐产业更为成熟的运作模式绽放出来。

  芒果TV、湖南卫视和TVB联合出品的综艺《声生不息》便是两地娱乐产业模式融合的范例。林子祥、叶蒨文、李克勤、杨千嬅……节目嘉宾阵容让网友大呼“全家人的青春回忆都来了”,《来生缘》《千千阙歌》《一生何求》《最佳损友》等一首首港乐金曲响起,更是让观众隔着屏幕纵情合唱。另外,表演上并不只是简单地翻唱歌曲,而是让内地和香港的不同年代的歌手进行搭配组合演唱,加上新的编曲,以及芒果TV成熟的舞美调度。旋律是经典的,但呈现模式更加现代化,更能照顾更多不同地区、年龄观众的审美,这才是《声生不息》的成功之处。

  类似这样的融合创新,近来在文娱产业的各个领域皆有体现。

  6月23日,为期约两个月的“光影湾区·香江风华——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香港电影展映”活动正式开幕。跨越45年的12部经典香港电影作品将在广东多个地市巡回展映,再现香江风华。其中,《精武门》《寒战1》《拆弹专家1》等动作电影尤为瞩目。

  资深影评人魏君子这样概括香港动作电影——“台前是搏,幕后是变”。多年如一日保持了“真刀真枪,硬桥硬马”的动作拍摄,又能顺应时代发展规律不断推陈出新,才是香港动作电影产业和电影人多年来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

  去年暑期档电影票房冠军《怒火·重案》正是这一理念的最好写照。“港产动作片非常有特色,是华语电影里闪亮的明珠之一。这部影片有香港动作片所有经典元素——兄弟情、枪战、爆炸、动作戏。”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CEO程武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但在“台前是搏”的前提下,香港电影的幕后工作方式也正被内地电影工业新理念影响。例如在剪辑过程中,腾讯影业的数据用研团队基于初版试映会上的观众反馈,从突出主线、突出核心矛盾、更好地展现人物动机、推动人物成长、加快节奏等方面帮助主创团队优化影片剪辑,“最后呈现的效果,基本节奏是非常快,五场大戏一场接一场,目不暇接的感觉”。

  而在口碑、票房不俗的主旋律电影《长津湖》当中,我们亦能看到这样的融合与相互赋能。《长津湖》中扣人心弦的打斗、爆破等“武戏”,更多是出自徐克、林超贤这样港式动作片导演的手笔,但他们的拍摄理念和场面设计,也必须通过已经达到国际顶级制作水平的内地电影制作团队来实践。

  “中国整个电影市场对于香港导演来说是一个‘重生’的机会。我们参与到了这个市场成长的过程,作了一些贡献。”香港知名导演陈嘉上是最早一批来到内地发展的香港电影人之一,他认为内地与香港电影行业的碰撞融合,将为香港电影乃至整个中国电影市场带来新机遇,“香港电影就是中国电影,我们在中国电影发光发亮的时候,怎么会觉得香港电影没落呢?”

  这种相互碰撞出的火花和机遇,坚定了以英皇娱乐为代表的香港娱乐企业对内地市场,尤其是大湾区市场的信心。霍汶希向记者表示:“我非常看好大湾区文化娱乐产业的发展,希望未来能在大湾区建立一间演艺学校,培养一批高素质、正能量的青年演艺人员,为大湾区提供强大的文艺人才支持。”

  用好得天独厚的资源

  “大湾区电影出品,将成大趋势”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要充分发挥香港影视人才优势,推动粤港澳影视合作,加强电影投资合作和人才交流。影视产业的发展,未来无疑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当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娱乐文化产业的优势是明显的。魏君子举例,香港电影黄金时代培养出一批影视产业各工种的优秀人才,但近年来港产片市场萎缩,年轻人不愿意加入这个行业,好师傅找不到徒弟,开始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如果能做大做强大湾区影视产业,将能很好地承接香港电影人才“北上”;粤港澳三地拥有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为影视创作提供丰富的题材,这些带有地缘特色的作品,具有广东作为全国最大电影“票仓”这个成熟稳定的市场支撑,完全可以做出自己的影响力;另外,博纳影业、英皇娱乐等企业的进驻,也将为大湾区影视产业发展提供经验和技术上的有力支持,并带动珠江电影集团等老牌广东影企共同探索,迎接新机遇。

  “大湾区很有发展前景,有得天独厚的资源,聚合了电影人才。希望未来一起为影视文化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博纳影业CEO于冬这样说。

  当下,带有大湾区特色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例如紫荆文化、企鹅影视等联合出品的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献礼剧《狮子山下的故事》,集结了胡杏儿、李治廷、谢君豪、熊黛林、谭耀文等观众熟悉的大湾区实力演员,并在广州、香港两地取景拍摄。剧情以茶餐厅为切口,讲述两代人的拼搏经历,以普通小人物的峥嵘奋斗史,见证香港时代变迁。该剧无论人物设定还是剧情发展,都极具大湾区特色。

  霍汶希也告诉南方日报记者,英皇电影近年积极与内地影企合作开发新片,其与阅文影业、新丽电影联合出品的动作电影《海关战线》日前已于香港杀青,该片由邱礼涛执导,张学友、谢霆锋领衔主演,初步定于2023年全国上映。由此可见,香港与内地影视行业的合作模式日趋成熟,未来还有无限可能。

  在第34届金鸡奖获奖名单中,多部带着粤港澳大湾区元素的电影作品也表现亮眼:腾讯影业、香港寰亚等联合出品的主旋律影片《1921》获最佳编剧奖;广州英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参与出品的《拆弹专家2》获最佳剪辑奖;由香港导演刘伟强执导、博纳影业落户广州后推出的首部力作《中国医生》获最佳音乐奖。

  获奖后,英明文化《拆弹专家2》项目负责人吴蔚透露,《拆弹专家3》已在筹备,仍然是粤港合作:“我希望以后不再是香港片、广东片的概念,而是(大)湾区电影出品的概念,这将会是一个大趋势。”

  ■业界声音

  区域融合,文化先行。香港历来与广东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粤港两地电影的深入交流合作已成为建设“人文湾区”必不可少的内容。希望这些优秀的香港电影作品能让大家更加深入了解香港电影历史及其文化内涵,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的声音,共同见证大湾区电影融合发展成果,展现粤港两地一衣带水、情感交融的紧密联系。也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促进香港电影人与内地积极开展合作,充分发挥香港人才优势与广东电影市场优势,取长补短,乘势带动大湾区文化向内地延伸,吸引更多的优质资源,拓展空间和市场潜力。

  ——闫少非(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

  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之一,拥有超过600家影视企业,英皇娱乐大湾区总部选址在广州,是希望可以把粤港澳的资源整合,为大湾区服务,并将一些潮流文化推广至全国。英皇娱乐大湾区总部的主要业务覆盖音乐、影视、文化创作影业等板块。将深入挖掘粤港澳大湾区本土文化内涵,传承和发展优秀经典音乐影视文化。未来希望能与其他的平台、企业紧密合作,充分发挥广州本地文化底蕴深厚和香港影视人才丰富的优势,共同打造立足大湾区,展望国际的文化演艺交流中心。

  ——霍汶希(英皇(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香港英皇娱乐集团营运总裁)

  现在很多国内精彩的电视剧的幕后其实有很多香港元素,这些都体现着香港人在内地的各种发光发亮。对我来说,香港不可或缺,我们学到的东西不能忘记,我们要把它带回来。我们是中国的一部分,是中国人,我们强,中国强,中国强,我们强……我当然希望能在大湾区发展,大湾区几乎有着中国四分之一的市场。这个市场有很大的潜力,我们有很多接近的东西,大家都很热切希望发展岭南文化。香港如果能和整个广东结合,电影发展的机会是有很多的。我的电影《暴风》在汕头取景,用广东话拍摄,也希望能作点贡献带动(融合),我希望它能成功,如果它可以在大湾区市场里成功,那我们就有另一个(发展的)机会。

  ——陈嘉上(中国香港知名电影导演,香港电影导演会前会长)

  香港影视行业拥有一群对于创作具有热爱,高度专业、高度敬业、全情投入的从业者,同时在一些类型片领域具备非常成熟的体系。腾讯影业早在《怒火·重案》之前已跟香港创作人有过多次合作,接下来“三驾马车”团队也会继续深入合作,希望能一起为观众带来更多“丰富生活、温暖人心、感动人性”的好故事……我相信,拍好电影、讲好中国故事,是中国电影人的共同目标,未来大家的合作会越来越密切。

  ——程武(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CEO)

【中国旅游网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站所有,如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旅游网"或"www.ct.cn"并附文章链接,需确保文章的完整性,不得更改曲解原意;摘录和转载的第三方内容,本站无法保证其真实性,亦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属原媒体及作者,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相关推荐
3月24日正式开启2024航季上海母港航线运营招商维京游轮旗下豪华邮轮“招商伊敦号”日前于北外滩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码头停靠期间,举行了为期2天限定名额的尊享体验日活动,近千位抢先报名的宾客受邀免费“探船”,沉浸式感受“招商伊敦号”的北欧雅奢氛围以及领先的邮轮旅行方式。结束尊享体验日活动后,“招商伊敦号”于3月24日正式开启2024航季上海母港航线的运营,从上海北外滩出发,带领宾客深度探游日韩...
3月22日至3月24日,富邦世纪广场再次迎来了热闹的“造富节”。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非遗与商业的文化盛宴在富邦世纪广场上演,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享受。非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一直以来都深受人们的喜爱。而富邦世纪广场则将这一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完美融合,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震撼的视觉盛宴。铁树银花、汪满田鱼灯、古法中幡三大非遗轮番上演,与飞天龙凤演出相互辉映,为观众...
“甲辰龙腾 盛世中华”2024年全国龙舟大联动活动是龙年中国龙舟协会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全国联动形式开展的贯穿全年、覆盖全国的龙舟赛事活动。希望全国龙舟爱好者在甲辰龙年参与到全国龙舟大联动活动中来,积极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为祖国75年华诞献礼,共祝伟大祖国繁荣富强!中国辉煌足迹大运河龙舟系列活动作为全国龙舟大联动活动之一,将中华龙舟运动与大运河文化内涵深度融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导...
又是一年春来早,油菜花开万里香。3月2日,2024陕西“三秦四季•汉中有约”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推介发布会在西安大唐不夜城举行。汉中以油菜花为媒,向全国游客发出赏花踏春的春之邀约,盛情邀请四海宾朋相约汉人老家、畅游金色花海。陕西省文旅厅二级巡视员邱轩洛,汉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红艳出席发布会并致辞。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余亚军出席发布会,陕西省商务厅、陕西省农业农村厅、陕西省林业局...
2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2024年春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测算,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9.0%;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6326.87亿元,同比增长47.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7.7%。多景区门票售罄约满、“人从众”热度再现,多地酒店“一房难求”,2024年春节,国内外旅游市场热度再创新高。记者梳理...
聚焦/热点

聚焦/热点

副标题

聚焦
热点
关键词
关键词
红色旅游
乡村旅游
夜间旅游
康养旅行
户外旅行
研学旅行
城市
酒店
航空
攻略
景区
乐园
标签模块(3)(1)(1)(1)(2)(1)(1)

标签模块(3)(1)(1)(1)(2)(1)(1)

副标题

视线
论道
视点(2)(1)(1)(1)

视点(2)(1)(1)(1)

副标题

旅行
环球
视点(2)(1)(1)

视点(2)(1)(1)

副标题

动态
动态

全国旅游投诉举报热线:12345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12377

京ICP备2021027040号-2    经营许可证11010501796008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983  

China Tourism Network   Copyright © 2010-2024 c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