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情境下发展绿色旅游经济的机遇、挑战和对策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1-07-03 13:46作者:骆博佳来源:《商情》 【摘要】新情境下以绿色经济发展理念为依托,讨论发展绿色旅游经济的机遇、挑战和对策。预测供需结构将发生变化;绿色产品需求增加将带动新产业兴起,促进绿色旅游产品开发;扶植旅游业再就业。提出发展绿色旅游经济,以全链全域游示范区北京延庆为标杆,借鉴山东济宁文化全域游转型升级开发经验,挖掘辽宁锦州红色全域游潜力,引入新时代绿色旅游经济理念。 【关键词】新情境 绿色旅游经济 全域游 一、新情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不平衡”指体系结构可持续性不够,包括 “区域间差异大”,“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完善”,“收入尼基系数尚处较高水平”,“生态环境总体不佳”等国民经济的不平衡方面;“不充分”表现在挖潜不够和待补短板上,体现在效率发挥、潜力释放、有效供给、制度创新等主要动因的不充分上面。新时代背景下,旅游业面临着解决此矛盾,本文分析讨论新情境下发展绿色旅游经济的机遇、挑战和对策。 二、绿色旅游经济 绿色旅游经济,是绿色经济的一个方面,是把绿色经济理念,融合到旅游产业中。为发展高质高效全域经济,构建绿色平台,重点开发全域游,规范旅游市场,使服务更标准化一体化。绿色旅游经济体现为全域融合,红色核心,文化并举,以旅游为媒介,在新情境下实现全业、全链、全域旅游模式。 三、新情境发展绿色旅游经济的机遇和挑战 (一)供需结构分析 随着科技信息社会的日新月异,对不理性消费的积极预测将会降低。相反的,因宏观调控和市场导向的双轮驱动效应,理性消费将相应增加。居民消费布局、总量和结构可能会发生长久变化。绿色旅游经济应借鉴广义绿色产品开发思路和方向,开拓出高质、高效、全链的供给侧改革之路。 (二)新兴产业和绿色旅游产品开发 通过新情境的渗透,新兴产业和行业可能会应运而生,例如,速食品销售、互联网学习工作平台开发、消毒卫生用品、直播代购服务和居家办公服务等。该绿色经济市场需求导向,为开发绿色全域游新产品提供了优质开发条件。 (三)扶植旅游从业人员再就业 在平衡经济过程中,应考虑旅游业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新情境下实行扶植政策,培训旅游业失业人员掌握新的工作内容,或转换升级工作技能。按市场需求,分批分步安排再就业。我国旅游业已带动脱贫人数达600万人,占脱贫人口总数的10%,观光农业和农家乐等形式减轻了城镇就业负担。 四、发展绿色旅游经济的对策 为平衡供需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拓展绿色旅游产品开发思路,顺应扶植再就业需求,提出如下几点对策。 (一)树立全链全域游标杆-以北京延庆为例 近年,北京延庆已成为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延庆实践全价值链开发,现已成为旅游融合赛会、农林、文体、养生为一体的全域旅游系统。近年兴建道路交通体系,执行全域园林绿化、世园冬奥水生态治理等项目,推进城区夜景亮化、打造冬奥公共艺术雕塑、美化城区公园改造升级等,不断营造优美的大地景观。同时,开展智慧旅游,搭建延庆旅游大数据平台,建成并完善“長城内外”旅游电商平台,逐步实现全域互联。延庆开展旅游从业者专业化综合培训,培训人数达3万多人次,助力延庆旅游服务能力提升。 (二)借鉴文化全域游经验-以山东济宁为例 济宁被誉为“孔孟之乡,运河之都”,禀赋丰富的煤炭资源,近年发展绿色经济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依托余热回收技术,年节约标准煤2.4万吨;同时研发煤气净化再加工技术,将黑色的煤炭转化为绿色的清洁燃料,实现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生态环境得以保护。济宁太平洋国家湿地公园已被开发为观鸟园。济宁不仅以湿地资源吸引游客,同时开展文化产业园项目。整合湿地旅游,儒家文化体验,园林古建游览等各类旅游项目综合全域发展。曾于2019年推出尼山夜游项目,向游客展示儒家文化,四个月累计吸引近60万客人夜游尼山,既观景又学文。济宁兼顾绿色经济转型升级和文化全域游发展,达成了平衡生态和充分释放潜力的双赢局面。 (三)挖掘红色全域游潜力-以辽宁锦州为例 锦州自古是商贸重镇,是石油重工业基地,也是现代港口城市。这座英雄的城市经历过辽沈战役的烽火洗礼。现拥有辽沈战役纪念馆、笔架山天桥、医巫闾山、万佛堂石窟,古塔凌河夜市和锦州美食一条街等特色景点。应以红色景点沈战役纪念馆为核心,将红色纪念游、文化夜市游和特色美食游等元素有机串联起来,探索一条锦州红色全域游的发展之路。以扩大内需的政策导向为指引,服务于消费群体的同时继承红色革命传统,推动红色文化教育和熏陶。待红色旅游产业链打造成熟之时,与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搭建网络,形成智慧红色全国旅游网。网络交互效应能够显著提升环渤海整体及城市旅游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红色旅游是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下红色旅游将绽放新光芒。美好的革命情怀和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为发展当地红色全域游,做好了情感铺垫和环境准备,为当地绿色旅游经济提供了生长繁荣的沃土。 五、总结和建议 新情境下的绿色旅游不仅局限于低碳旅游,更注重发挥全域、全业的辐射作用,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基本矛盾。绿色旅游经济以环境友好,布局全面,传承文化,红色核心,全域协同为特点,是由新业态带动的新时代旅游理念。 参考文献: [1]李伟.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DB/OL].中国发展门户网http://cn.chinagate.cn/news/2018-01/13/content_50223130.htm, 2018-01-13. [2]石培华.中国旅游业对就业贡献的数量测算与分析[J].旅游学刊,2003,(06), P45-P51. [3]杨文.济宁:兼济则宁[J].半月谈,2020,(09), P69-P71. [4]刘佳,安珂珂.环渤海城市旅游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格局[J].华东经济管理,2020,Vol34(06). P27-P37. [5]宋瑞,金准,李为人,吴金梅.旅游绿皮书:2019~2020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A].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P16. 【中国旅游网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站所有,如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旅游网"或"www.ct.cn"并附文章链接,需确保文章的完整性,不得更改曲解原意;摘录和转载的第三方内容,本站无法保证其真实性,亦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属原媒体及作者,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这个春节假期,消费市场活力满满。今年春节假期旅游消费有哪些新特点?各地酒店、机票预订情况如何?哪些城市、国家是旅游过年热门目的地?据携程数据显示,作为跨境旅行放开后的首个长假,中国游客迅速走出国门享受海外中国年,春节期间出境游整体订单同比增长640%。而飞猪数据显示,今春最热门的国内旅游目的地是成都、上海、广州三个城市。更多有趣数据盘点,继续往下看。今春最热门国内旅游目的地出炉 民宿订单量同... 2023年春节是新冠肺炎“乙类乙管”政策实施后第一个公众假期,疫情积压的探亲访友、旅游过年、民俗体验、避寒和冰雪等出游需求集中释放,出游规模、消费结构、服务质量和市场主体获得感等指标如和煦的阳光洒满旅游的大地,奠定了全年旅游经济“高开稳增,持续回暖”的市场基础,“开门红”成为各地总结报告的关键词。2020年以来最好的春节过去了,万物重生的春天到来了!01元旦和春节假日市场数据充分表明旅游业已... 春节假期历来是观察国内年度消费市场走向的重要窗口。1月27日,美团发布的2023年春节消费数据显示,生活服务业迎来“开门红”,假期前6天,日均消费规模同比2019年春节增长66%,北京、上海、成都、重庆、广州等地消费规模居全国前列。异地消费较去年同期增长76%,与本地消费一起迎来强劲复苏,成为拉动经济回暖的“双引擎”。 热门餐厅等位超千桌、各大景区“人从众”、古镇老街人头攒动、多地一房难求…... 1月27日,支付宝发布2023年春节消费观察——新年消费烧起5把火,居民消费热情加速回归。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今年的春节对许多人而言有着特殊意义,既是回家团圆的美好,也是对新一年期盼和许愿的序章。截至2023年1月25日的春节假期前7天数据显示,这个春节,小城经济、阖家出游、出门逛街、跨境游、景区慢直播都火了,消费实现翻倍增长。 返乡过年回来了,小城经济又火了 与2022年同期相... 推动培育一批旅游“独角兽”和“隐形冠军”企业。近日,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实施旅游龙头企业培育提升工程,支持重点旅游企业实施战略性并购重组、上市挂牌等,推动有条件的旅游企业加强国际合作、拓展国际业务,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旅游集团。同时,方案聚焦数字文旅、旅游装备等重点领域,推动培育一批旅游“独角兽”和“隐形冠军”企业。鼓励有实力的交通、商... |
|